山農融媒8月23日訊 8月20-21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帶隊前往樂陵市考察,圍繞學校鄉村振興驛站與科技小院運行,地方產業和企業發展的人才、科技需求等方面展開調研,深入推進校地全面合作,看望在當地開展科研的師生。樂陵市市委書記王曉勇會見冷暢儉一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濤,副市長張磊參加相關活動。
冷暢儉一行實地考察了樂陵“棗、味、薯、糖”優勢產業布局及企業發展需求。在山東龍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楊安鎮調味品博物館,冷暢儉了解了當地從傳統調料生產到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的歷史脈絡,針對企業提出的爆品研發與技術升級等需求,他表示,調味品產業不僅是地方經濟的支柱,更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載體,學校將進一步拓寬校地聯合攻關渠道,整合多學科資源,推動傳統調味品向健康化、功能化轉型,開發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產品。在山東星光糖業集團及中國金絲小棗文化博物館,深入調研功能糖研發與棗文化傳承,談及校地合作,冷暢儉表示,樂陵在糖、棗產業積累的市場經驗豐厚,產業要持續發展,人才與科技始終是核心驅動力,期待雙方進一步深化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共育,讓高校智慧與地方產業優勢同頻共振。
在調研山東農業大學鄉村振興驛站(沐春家庭農場)、樂陵金絲小棗科技小院及山東德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新創業中心期間,冷暢儉一行看望慰問駐點師生,聽取了有關負責人對科研進展、學生培養、合作項目等工作的匯報。交流中,冷暢儉與師生圍繞科研選題、志愿服務體會展開深入對話,強調農業科研要立足產業痛點、瞄準市場需求,鼓勵學生珍惜平臺,圍繞樂陵健康食品產業開展研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專業能力;要求指導教師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設計實踐教學內容,產出 “接地氣、能轉化”的成果。他指出,學校深入探索鄉村振興驛站、科技小院、產業研究院階梯貫通式人才培養模式新路徑,離不開地方政府、企業的支持與協同,樂陵在特色農業產業上的布局清晰,與學校在農產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優勢高度契合,希望雙方深化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共育,為地方發展注入活力。張磊高度認可學校的成果轉化成效,他表示,驛站和小院等平臺既是學生實踐育人的“第二課堂”,也成為地方產業技術升級的“支撐樞紐”,未來會持續優化科研平臺建設,為師生駐點實踐提供更優質的保障。
21日上午,學校與樂陵市召開座談會,有關部門圍繞地方產業發展、校地合作開展交流,對接下一步的合作需求和目標。冷暢儉向樂陵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學校聚焦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需求,聚力打好“五大攻堅戰”,人才培養、科研成果、服務鄉村振興取得可喜成績。樂陵棗產業底蘊深厚、文化特色鮮明,調味品產業集聚效應顯著,發展潛力廣闊。他指出,當前產業提檔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已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方向,要抓牢教育、科技、人才關鍵要素,持續創新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攻關,將樂陵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力。他希望雙方堅定服務鄉村振興、共促產業升級的使命愿景,打通資源對接路徑,以長遠眼光布局合作項目,推動科研成果精準落地、人才培養精準對接,為樂陵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王濤對山東農業大學長期以來的關注與支持表示感謝,并介紹樂陵市產業發展情況。他表示,食品調味品及農產品精加工是本地優勢產業,推動產業全面轉型升級任重道遠、意義重大。下一步,將繼續把校地合作作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在政策扶持、資源對接、場地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全力支持雙方在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等領域深化合作,吸引更多優質的科研力量、優質企業匯聚樂陵,攜手完善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機制,讓校地合作結碩果、育新人,為樂陵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樂陵市農高區、楊安鎮、朱集鎮、市政府辦公室、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與相關企業負責人,學校科技處、社合處、發規處、食科學院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有關活動。